
軍費
軍費就是國家用于軍事方面的經費。包括用于軍事建設及武器裝配研發及制造和戰爭的經費。中國軍費在GDP中的比例低于1.5%。冷戰結束后美國、英國、俄羅斯等世界主要國家軍費占GDP的比例保持在2%~4%之間。2014年3月5日上午,財政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《關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》。報告提及,2014年軍費預算約8082億元,較上年漲12.2%。
1.美國依然高居首位,為6820億美元,占美國GDP的4.4%。
2.中國位居第二,為1660億美元,占GDP的2%。
3.俄羅斯第三,為907億美元,占GDP的4.4%。
4.英國排名第四,為608億美元,占GDP的2.5%。
5.日本排名第五,為593億美元,占GDP的1.0%。
世界五強國家軍費總和為10600億美元,占世界軍事支出的60%。
之后排名第6至第15的國家依次是:
6.法國(589億美元)、
7.沙特(567億美元)、
8.印度(461億美元)、
9.德國(458億美元)、
10.意大利(340億美元)、
11.巴西(331億美元)、
12.韓國(317億美元)、
13.澳大利亞(262億美元)、
14.加拿大(225億美元)、
15.土耳其(182億美元)。
全部15國軍費總和為14300億美元,占世界軍事支出的82%
2009年
2009年中國國防預算為4806.86億元人民幣(合702.5億美元),比上年的預算執行數增加624.82億元人民幣,增長率為14.9%,國防費預算占當年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6.3%,與前幾年相比所占比重略有下降。中國2008年的軍費開支已經達到587.579億美元。
2009年臺灣的軍費高達116.27億美元(2008年臺灣現價GDP為12,365,242百萬新臺幣。根據CIA《世界概覽》提供的2008年新臺幣平均匯率為31.470新臺幣兌換1美元,折合為3929.22億美元)。2008年香港GDP折合為2151.94億美元。2008澳門GDP為1718.7億澳門元(約為214.29億美元)。
2009年,美國國防預算高達6110億美元,除去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開支,軍費為5150億美元,相比2008年增加7%,是自二戰以來最高的國防預算。5150億美元國防預算中用于采辦的有1042億美元,與2008年的990億美元相比增加了52億美元,主要用于購買武器。預算中有796億美元用于新型武器的研究和開發,與2008年相比增加了33億美元。2008年,美國GDP 14.33 萬億美元。
受俄格戰爭的刺激,俄羅斯2009年的軍費開支將增長27%,達到341.05億美元。
印度政府公布的2009年至2010年財政年度臨時預算中,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度增加24%,增長幅度是自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最大的一次。4月1日開始的新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總額約為1.41萬億盧比(1美元約合48.5盧比)(計290億美元),占財政預算總額的15%。 2008年,印度GDP 1.237 萬億美元。
2008年11月24日,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09財政年度的政府預算案,總額為47741億日元(538.33億美元),相比2008年(47788億日元)減少了0.1%。
韓國實際GDP為818.8079萬億韓元(約合9920億美元)。約合人民幣36850億元,略高于廣東。韓國國防部已申請2009年的預算為21.4萬億韓元(185億美元),占該國GDP的約2.9%。
2011年
2011年中國軍費預算6011億元,比上年預算執行數約增加約676億元,大約增長12.7%。國防費預算占當年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6%,與前幾年相比,所占比重有所下降。
2011年,中國增加的國防費主要用于適當增加裝備建設、軍事訓練和人才培養經費,加大基層部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,適當提高與官兵生活密切相關的經費保障標準和調整軍隊津貼、補貼標準等。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,實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。盡管中國有13億多人口,國土面積大,海岸線長,但是中國國防投入在世界上相對較低,中國有限的軍事力量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獨立、主權和領土完整,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。
2012年
2012年中國國防費預算為6702.74億元人民幣,比上年預算執行數增加676.04億元人民幣,增長11.2%。
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三年,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年價格計算,年均增長14.5%,全國財政支出年均增長20.3%,而國防支出年均增長13%,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和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從2008年的1.33%和6.68%下降到2011年的1.28%和5.53%。
中國政府按照國防法、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,對國防費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制度,每一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預算草案,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。中國國防費主要由人員的生活費、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這三部分組成,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、實驗、采購、維修、運輸和儲存費用也都包含在每年公布的國防費預算內。2011年,中國的國防開支占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1.28%,而美國,英國等國家都在2%以上。
2013年
2013年,中國國防費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在1.6%左右,而美國超過4%,英、法等國都超過3%。
中國政府依據預算法和國防法,對國防費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制度,每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預算草案,由全國人大審批,按規定程序下達各級部門執行,并接受國家和軍隊審計部門監督。
1998年以來,中國政府每兩年發表一次國防白皮書,詳細介紹國防費投入規模和使用方向,并于2007年正式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,每年向聯合國提交軍費開支報告,國防費公開透明。
2014年
2014年3月5日上午,財政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《關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》。報告提及,2014年軍費預算約8082億元,較上年漲12.2%,不過中國國防預算占GDP的比重遠低于美國、英國等國,近幾年均維持在2%左右,不到世界平均水平(3%)。